选择合适的凸缘式刚性联轴器,需围绕转矩传递能力、轴系对中精度、工况适配性、安装维护便利性四大核心维度展开,同时规避其 “无法补偿偏移" 的短板。以下是具体的选择步骤与关键考量因素:
凸缘式刚性联轴器的选型第一步是明确设备的关键运行参数,避免因 “参数不足" 导致过载损坏或性能浪费。
计算转矩是联轴器实际需承受的最大转矩,需考虑工况冲击、启动过载等因素,不能直接使用电机额定转矩。
选型要求:联轴器样本标注的 “许用转矩" 必须 ≥ 计算转矩 Tc,且需预留 10%-20% 安全余量(避免瞬时过载)。
凸缘式刚性联轴器的两个半联轴器均有 “轴孔",需与被连接的主动轴(如电机轴)、从动轴(如减速器轴)直径wan全匹配,且需确认轴孔类型(如圆柱形轴孔、圆锥形轴孔)是否与轴的结构一致。
凸缘式刚性联轴器因无弹性元件,高速运转时受离心力影响大,需确保设备最高转速 ≤ 联轴器样本标注的 “许用转速"。
凸缘式刚性联轴器无法补偿轴的偏移(径向、轴向、角向),也无减振能力,因此需根据工况特性进一步筛选。
不同材质的联轴器耐受环境能力不同,需结合使用场景选择:
凸缘式刚性联轴器的对中方式分为两种,需根据安装便利性和转矩传递需求选择:
需确保联轴器的外径、长度不与设备其他部件(如轴承座、防护罩)干涉,同时预留足够的安装空间(如螺栓拆装空间、对中测量空间)。
不盲目追求 “大转矩":许用转矩过大易导致联轴器体积过大、成本升高,且可能因质量过大增加轴系负载;
不忽视 “轴孔公差":若轴与联轴器轴孔配合过松(如间隙配合),会导致 “键连接磨损",进而引发振动和传动失效;
不省略 “对中校准":即使参数匹配,若安装时对中精度不达标,会导致联轴器螺栓断裂、轴承过热等故障,需强制使用激光对中仪校准。
算参数:计算额定转矩→修正为计算转矩→确认轴径、转速;
看工况:判断轴系对中精度是否达标→筛选适配材质(环境 / 温度)→选择对中方式(转矩 / 拆装需求);
核尺寸:确认联轴器外形尺寸不干涉→匹配轴孔类型与公差;
做验证:检查许用转矩、转速是否覆盖计算值→预留安全余量。
通过以上步骤,可确保所选凸缘式刚性联轴器既能满足传动需求,又能长期稳定运行,避免因选型不当导致的设备故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