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化学氧气分析仪的传感器通常采用标准气体比较法进行校准。主要包括零点校准和量程校准两个步骤,通过这两个点的校准可以建立仪器的线性响应曲线。具体操作步骤如下:
准备工作:准备纯度至少为 99.999% 的高纯氮气作为零点标定气体,以满量程的 20%、50% 和 80% 体积含量的氧气作为曲线标准气体。同时,检查仪器外观、电源连接、气路密封性等,确保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。
仪器预热:根据仪器说明书的要求,将电化学氧气分析仪进行充分预热,使仪器达到稳定工作状态。
零点校准:将零点气体高纯氮气瓶接入气路,打开阀门,控制氮气的流速为 500-1000mL/min 左右,气体压力在 0.10-0.15Mpa 之间。待读数稳定后,将仪器显示的浓度值设置为零点。
量程校准:按照气路连接图示分别将满量程的 20%、50% 和 80% 体积含量的氧气标准气体接入气路,同样控制好流量和压力。待读数稳定后,在仪器上相应浓度位置处进行标定记录,完成量程校准。
校准验证:校准完成后,可通入一种未参与校准的已知浓度的标准气体,检查仪器测量值与标准气体实际浓度是否相符,验证校准效果。
记录数据:记录校准过程中的相关数据,包括校准日期、标准气体浓度、校准前后的仪器读数等,以便后续查询和追溯。
此外,一些先进的氧气分析仪还具备自动校准功能,可以按照预设程序定期进行自校准,大大简化了校准流程。若现场无法获取标准气体,也可采用交叉校准法,即使用多台同类型仪器对同一样品进行测量比较,但该方法校准精度相对较低。